主題教育進行時 | 重慶文投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潘鑄講數字版權產業發展專題黨課
為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深入開展,7月4日下午,重慶文投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潘鑄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推進數字版權產業發展助力全市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為主題講專題黨課,嘉禾版權聯合黨支部全體黨員參加學習。這也是集團“黨課開講啦”活動的第三堂專題黨課。
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陜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發表了重要講話,指出:“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正在全黨深入開展,各級黨組織務必在深入、扎實上下功夫,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上見實效。以學增智,就是要從黨的科學理論中悟規律、明方向、學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領、興黨本領、強國本領學到手。”總書記從提升政治能力、提升思維能力、提升實踐能力三個方面對以學增智作出深刻闡釋,為開展好主題教育提供了科學指引。潘鑄說,我們開展此次數字版權產業發展主題調研,就是要在全面系統學習黨的創新理論中提升政治能力,在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中提升思維能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群眾、防范化解風險中提升實踐能力。
潘鑄談到,隨著互聯網用戶規模的增長,我國互聯網普及率迅速提升。2021年我國互聯網用戶規模達10.32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73%。其中手機上網用戶規模為10.29億人,手機上網用戶達99.7%。龐大的互聯網用戶群體為我國數字版權產業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在數字經濟政策、數字文化產業政策和包括數字版權在內的知識產權政策法規的加持下,我國數字版權產業不斷優化升級。我市在數字出版、網絡游戲、短視頻創作、動漫等新興版權產業中,整體上形成了數字版權產業區域性良性發展的格局。
潘鑄說,集團于2019年接收管理運營市版權代理公司,2020年設立“重慶藝術版權孵化中心”,2022年策劃啟動“IP·創未來”重慶藝術版權季活動,同時,按照文化產業和版權“十四五”規劃要求,提出了建設數字化多功能綜合服務平臺的初步規劃,目前正在努力探索建設集登記確權、展示交易、衍生開發、維權保護為一體的版權產業鏈。
結合集團和版權公司、嘉禾公司工作實際,潘鑄建議:
一是加快構建版權多功能服務平臺,實現服務登記維權一體化。
落實全市文化數字化建設方案要求,統籌建設全市統一的數字版權綜合服務平臺,集版權登記、確權、展示、推廣、維權、孵化等功能為一體,同時提供侵權監測、侵權存證、法律咨詢、代理公證取證、調解糾紛等專業高效維保服務,為數字版權內容的創新及轉化奠定良好的基礎,并確保與全市數字政務平臺高效對接。該項目要盡快落實建設主體單位,積極申請財政專項資金扶持。
二是加快推進版權的數字化,為版權交易創造基礎。
推進版權的數字化,根據版權所有者的意愿,把登記作品的版權信息都轉化為數字,同時進行版權價值的初步評估與篩選,為下一步完善交易平臺奠定基礎。數字版權登記證書將作為創新主體持有相應數據的初步證明,釋放數據要素潛在價值,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三是建設版權要素交易平臺,發現、提升與實現版權價值。
依托重慶藝術大市場現有交易平臺,開發和搭建版權交易電商模塊,連接權利人和使用者,提供安全、專業、便捷的交易環境,平臺建成后可緊緊圍繞版權產業鏈做文章,拓展服務功能,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開展文化版權的交易業務和交易相關服務。試行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培育市場,可采取版權買賣、版權授權、知識付費、版權定制等交易形式。
四是大力推動版權開發,建設數字版權應用場景。
主要方法有:一是結合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選擇我市有特色和基礎的重點領域,結合區縣實際情況,策劃實施一批數字版權產業發展的重點項目發揮帶動作用。例如當代藝術的數字化與應用、數字化全景三峽等。二是舉辦賽事活動培養用戶創造版權開發需求。例如舉辦“IP·創未來”活動,培養和開發潛在的青少年版權等。三是充分開發現有優質版權,加強與旅游產業和消費品工業的融合,例如大足石刻、榮昌陶等,最大化發揮其版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