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人 事關雙圈交通、科技、文旅等多個項目......最新進展→
今年以來,川渝兩地以重大項目為抓手,共同推動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項目加快實施。5月10日,市發展改革委消息,1—4月,300個項目完成投資1492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34.2%,其中,37個計劃開工項目,已開工17個、開工率45.9%,一起來看部分進展↓↓↓
現代基礎設施項目穩步推進
1—4月完成投資853.9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30.6%。
●?嘉陵江利澤航運樞紐工程船閘正式通航
●?開江至梁平高速公路即將全線通車
●?渝武高速擴能工程二標段鋼箱梁首件順利通過驗收
●?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葡萄溝右線大橋上跨營業線完成箱梁架設
近日,嘉陵江利澤航運樞紐工程船閘正式通航,標志著川渝合作共建長江上游航運中心的首個航運樞紐開始進入運行階段。該航運樞紐工程船閘通航對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水運大通道建設和交通物流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工程全面建成后,將聯通全江梯級船閘,實現嘉陵江與長江黃金水道干支聯動、通江達海,進一步發揮水運物流大通道優勢。同時機組全面投產后,可滿足15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現代產業項目加快建設
1—4月完成投資501.3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41.3%。
●?川渝合作(廣安—合川)生物醫藥產業園建成投產
●?長安渝北工廠置換及綠色智能升級項目進入試生產階段
作為川渝產業合作的成果之一,川渝合作(廣安—合川)生物醫藥產業園由四川廣安岳池經開區的原料藥及醫療器械生產基地項目和合川工業園區的醫藥器械產業園項目共同組成。
按照雙方設定目標,到2024年將全面形成年產硫酸阿米卡星、鹽酸克林霉素、利巴韋林、達克替尼等原料藥4000余噸以及手術剪、醫用鑷子等醫療器械300萬件的產能規模。
科技創新、文化旅游項目加速實施
1—4月完成投資69.6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42%。
●?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進入施工收尾階段
●?器官智能生物制造工程中心項目華宇基地建成投用
作為粒子物理和核物理領域的“國之重器”,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為暗物質、中微子、核天體物理等前沿物理科學研究提供了極低輻射本底實驗條件,同時作為開放共享的大科學裝置,也為深地巖體力學、深地醫學等深地科學提供了絕佳的研究平臺。
該項目于2019年11月獲教育部、四川省初步設計報告批復,2020年12月正式開工建設,計劃2024年11月完成全部建設任務并通過國家驗收。
生態環保、對外開放及公共服務項目扎實推進
1—4月完成投資67.2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33.9%。
●?宜賓資源循環利用基地部分項目完工
●?西部陸海新通道渝黔綜合服務區重慶(萬盛)內陸無水港標準廠房完工投產
●?達州西南職教園職業高級中學等項目開工建設
西部陸海新通道渝黔綜合服務區重慶(萬盛)內陸無水港總規劃面積18.3平方公里,根據規劃,到2025年,萬正高速、關趕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將建成運營,重慶(萬盛)內陸無水港與周邊物流園區高效聯動,具備區域物流集散功能;到2035年,港區全面建成,國際、區域通道物流實現規模化、集約化運行,成為重慶國際物流樞紐網絡的重要節點。
下一步,川渝兩省市將抓好施工黃金期,加強統籌協調、強化要素保障、做好調度服務,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再提速,力爭取得更多標志性、可視化成效,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提供有力支撐。